婺源灵山的传说-婺源游记-婺源自助游
您当前位置:婺源自助游 >> 婺源故事 >> 婺源游记 >> 浏览文章

婺源灵山的传说

婺源灵山的传说20127873062517

作者:江南杰2017-02-13 14:48:46 文章被浏览:文章来源:婺源报

   婺源东北隅有座海拔 997 米的名山——灵山,又称为芙蓉山、芙蓉峰。是婺源县江湾、溪头两地的界山,离大畈村 5 公里。山上建有碧云寺。据《婺源县志》载:“山顶有悬瀑,下有深潭,有石房,房有石笋。”山形似芙蓉,故名芙蓉山。山上古迹奇观甚多,且终年云雾缭绕,风景迤逦。此处不但有茂林修竹怪石飞泉,还有古刹真经灵神妙谒。山上现存有碧云寺、观音庙,香火兴盛非常。

   芙蓉山为什么被改称为灵山呢?这要从一千年前得一个叫何令通的人的说起。这何令通是是何许人也? 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,不仅使芙蓉山改了名,而且连县志也要正儿八经地写上一笔呢?

   据民间传说和相关的野史记载,何令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副国师(风水先生),与正国师余鸿同朝为官,共同为李家王朝效力。当年,何令通和余鸿两人为李家皇帝选陵园时,何令通确定“牛首山”有天子穴,而余鸿却认为“牛首山”没有天子穴。于是,两个人同时在皇帝面前立下“生死状”:挖不出五色土,治何令通死罪; 挖得出五色土,将余鸿砍头!结果,无论民工们怎么挖,也挖不出什么五色土。何令通面临杀头之厄,余鸿又尽力为他在皇上面前求情。说他看了地脉却不知道天时,天子穴是有的,只是时候未到,尚未形成。何令通最后终于被免于一死,却被充军到了休宁。到休宁后,他从休宁经溪头来大畈,一是散心,二是寻找风水宝地。路过芙蓉山时,发现这里很有灵气,是块修真学道的好地方。又发现对面的何田坑是一出迁居的风水宝地,就将家迁到了那里。然后,他一个人独自登山芙蓉山,以洞穴为居,以野果、山泉为食,一面参悟佛理,一边化缘募捐,准备在芙蓉山建庙。

   公元 979 年(北宋太平兴国四年),由于得到江湾人江广溪的鼎力支持,何令通终于在芙蓉山建成了“碧云寺”。从寺庙开张那天起,何令通就搬到庙里来居住,落发修行,潜心向佛了。他除了自己整日埋头佛经,参悟佛理外,还经常出游、遍访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,古刹高僧。同时,他也邀请各地的得道高僧来山中开坛讲法,传播佛理。如我国佛教的两大宗派之一的临济宗,就曾经派高僧来芙蓉山广收门徒,弘扬佛法。在何令通的悉心管理下,芙蓉山日渐香火旺盛,声名远播。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们都争相来供奉、朝拜,芙蓉岭上一时车马行人拥挤为患。同时,何令通还着意开辟山中的景观,为之命名并绘图吟咏。如芙蓉山中的“龙潭圣岩”景点,位于路侧下方,岩体高耸伟岸,岩底有洞,洞内涓涓冒出“龙泉水”,喝了能身强体健,洞顶两块巨石夹成一道“一线天”,妙趣横生。岩旁原有一“石龟”守护神,因其不守清规,常爬上大路去观看热闹,被上界贬作了一块路边顽石。何令通赋诗赞誉:“碧山太清修善坊,有梼多是益梓桑,灵山灵水终不改,龙潭圣岩地脉坎”。又如“迎客亭”,凡有贵客来庙进香或造访,何令通必亲赴亭前迎送,并为此赋诗一首: 有客来山中,祗迎山道左,送至峰前亭,相对忘尔我。他的诗清心雅逸,富有禅意,比如《题蓉峰四景·半月岩》: 怪石悬山腰,天然景奇绝。浑如月半轮,万古无圆缺。还有《望家墩》: 翘首家何在,浮云尽日闲。几回凝望处,宛若画图间。后来,经过多番磨难和潜心修练的何令通终于修成正果。一日在庙中坐禅,突然火从心出坐化升天。死后的何令通被善男信女们尊称为“何公仙”。他的骨灰石匣被安葬在碧云寺寺背山顶上的石笋底下,可惜今巳不存。石笋,在寺前草坪能隐约可见,笋高4.8 米,底座 6.9 米,亭亭玉立,慰为壮观。据传,死后的何公仙,并没有离开他自己心爱的芙蓉山。他的躯壳虽然脱离了人世,但他在天界的道场也被佛祖封到了芙蓉山。于是,每当香客们家有急难祈祷他指点或帮助时,皆有灵应。所以,芙蓉山慢慢地被人们称作“灵山”,并一直沿用至今了。

   灵山除了碧云寺外,还有许多天然和人工的景点,比如: 聚缘亭、怡乐亭、地藏殿、观音楼、棋盘石、半月岩、金牛石、五谷树、石仙椅、望乡台、紫竹林、石观音、莲花池、海涵墓和九龙戏珠等古迹,有些古迹的来历还非常稀奇。比如金牛石: 据传,岩内蕴藏着金牛和金蛙两件镇山之宝。当初,金牛、金蛙奉命幻化来到人间,造就了“中平营”、“岭脚府”、“羊百万”和“三十六片水碓”的兴旺景象,却因贪念人间的繁华不回珞珈山,被观音菩萨一怒之下锁进了岩洞。观音菩萨在左边岩壁上置一锁孔,在右边岩壁上刻有“中开来氏六十又元年三月”等文字,说只要有人将这已经打乱了顺序的十一字念出来,金牛和金蛙就可以重回人间。据说曾有一聪明县太爷曾将乱字整理成文,并一口气念出来,可当金蛙跳出来时,他竟忘记了念词,致使金牛金蛙还不能返回人间。还有观音庙: 传说明代有位江湾生、安徽养的状元郎,在徽州府求学期间,有一次返乡探家,行至芙蓉岭头,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。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,眼前忽然出现一道亮光,照着他沿岭而下,心中堪是诧异。行至岭脚,猛然发现亮光出自于对面的岩洞,原来是观音菩萨显灵了!后来,这岩洞就被称为“观音洞”,并在岭上建起了一座“观音庙”。

   更多的故事,则是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美好祝愿和心灵寄托的。比如石观音的故事: 传说,有一天,一顶红轿抬着一位新娘沿岭而上,行至半岭亭落轿休息,忽从亭背闪出一帮恶棍,打跑迎亲的队伍,欲对新娘无礼。倏地,三阵番风托起红轿忽上忽下,把恶棍治得五体投地,落荒而逃。原来是对面青山上的三尊石像——“石观音”和“善才”、“龙女”前来搭救了。轿夫们感激不尽地拜过显圣的石观音,继续去完成使命。还有棋盘石: 传说有一次,岭脚村一个吴姓男孩在岭边看牛,发现两位鹤发童颜的老翁——何公仙和人参仙在棋盘石上下象棋,觉得好奇,便站立一旁观看,竟忘了回家。如此,三番五次地观看,孩子棋艺大增,甚至成了村里的“棋王”。后来,神仙们欲另辟对弈场所,特赠男孩《何氏棋谱》一本、人参一支作纪念。这孩子长大后,竟成了朝庭象棋院的主事,棋盘石也因此出名。而石仙椅的故事更令人感动:故事说的是明代有一王姓老翁,因在朝为官之子遭奸臣陷害,携老妻带两孙潜至灵山,在石仙椅附近的一棵大梧桐树下造舍隐居避难。日久天长,除了与碧云寺的住持结下忘年之交外,一对金凤凰也隔三岔五地飞来陪伴他们。每天劳作之后,老夫妻总爱在石仙椅上靠一靠。后来,老夫妻相继过世,两孙先后高中状元。

   灵山上值得一提的还有一颗神奇的植物——五谷树。该树位于碧云寺前道路一侧,树干粗壮,树皮显糙,枝繁叶茂,少说也有七、八百年历史了。这种树极为罕见,是所有树种里的珍品。所谓五谷: 古书中一般指稻、黍(俗称小米)、稷(俗称粟)、麦、豆这五种粮食作物。每年到了秋天,树上便会结出五种不同的树籽来,据其盛乏情况,便能预知来年何种粮食丰收,何种粮食歉收,例如: 稻盛早稻丰、豆乏则豆歉。

咨询手机:13767339526 订房咨询:13320135600 咨询 Q Q:228849649 邮箱:wydf1973@163.com
版权所有 © 2011-2012 婺源游 www.wuyuanyou.com 备案号:赣ICP备12004400号-1技术支持:三人行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