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口,婺东草鞋码头-婺源景点看点简介-婺源自助游
您当前位置:婺源自助游 >> 旅游攻略 >> 婺源景点看点简介 >> 浏览文章

汪口,婺东草鞋码头

汪口,婺东草鞋码头20128993567496

作者:婺源历史文化旅游丛书2016-10-30 18:37:07 文章被浏览:文章来源:婺源历史文化旅游丛书

  源出婺源东北部五龙山的段莘水,穿行于重山峡谷之间,溪流至江湾境内与东往西流的江湾水汇合。在这合口处的北岸,就是昔日婺源东部重要的水陆码头——汪口村。

  汪口村坐北面南,溪流由东向西流经村前。溪南是一座郁郁森森的小山,沿清溪逶迤 800 多米,像屏风似遮挡着村庄,村人称之为“向山绿屏”。村落东北有“烟楼峰”,《徽州府志》记载:“晴霁时,远视山川可百里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 年),岳飞领兵征李成过婺源时,屯兵于上流中平镇,以此峰顶遥望敌人往来旌旗,举烟相示。”

  村落沿着“腰带水”由东而西铺展开来,长达一里有余。顺着河湾的走势,“官路正街”穿村而过。与它垂直相交的鱼塘巷、油榨巷、酒坊巷、双桂巷、四通巷、众屋巷、桐木岭巷、白沙湾巷等 18条巷子,一头伸进村北的住宅区,一头连着河边的码头。过去,汪口是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县城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,又是婺源水路货运东乡与东北乡的起点和终点,连接着鄱阳、九江等大片区域。因此,在明清时期,这里店铺林立,官路正街上就有裕丰、兆记、同茂、悦来、德通、宏大、益泰、立和等商行店铺和裕馥隆、裕盛悦、发芬源、怡生蔚等80 多家茶号。那时,这里商客、伙计、簰工、挑夫云集,进货出货、装船缷船,天天是一派繁忙的景象。因此而兴起的客栈、饭庄,生意也十分红火。过去有个说法,汪口是个“草鞋码头”。的确,这里没有县城的码头大,也未必有大宗的买卖在这里交易。但山里的木材、茶叶要从这里起运,外面进来的货物要在这里下船,然后靠肩挑背驮送到四乡八里。正是因为汪口拥有如此重要的枢纽地位,它才成为一方富庶的“千烟”之地。至今,村子里仍保存着“一经堂”、“懋德堂”、“述德堂”、“养和堂”等清代民居200 余幢,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,当年曾经有过的那般繁盛。

  由于汪口古为婺东水陆码头,故其公共建筑物非常丰富也就必然了。据村人介绍,旧时仅水口建筑群就有文笔、文昌阁、关帝庙、汇源禅院、三相公庙等,这组建筑群在临溪高高的基岩之上,很占形胜。当年,河溪上的往来船只,仰望这巍峨的建筑群,不能不对这个人烟稠密、商旅辐辏的村子油然而生敬意。可惜的是,它们与村东的胡王庙和燕子岭上的涌泉庵、宋景定三年(1263 年)司户俞畴建的棲真观、村西鳑鮍岭上的胜泉庵、村中的义仓与乡约所及 13 座小祠堂,随着“咸丰十年十一月,汪口民居被焚过半”的战火,从此一蹶不振。昔日的辉煌,留存较好的只剩一座俞氏宗祠了。

  “俞氏宗祠”坐落于村东端。因为汪口是俞氏聚居村落,由朝议大夫俞杲在宋政和年间(1111—1118)建村,所以,俞氏宗祠必然成为汪口最宏大的建筑。其型制之精巧,雕饰之富丽,堪称婺源现存宗祠之最。建筑系中轴歇山式,由大门、享堂和后寝组成,包括东侧义塾在内,面积有 1116 平方米。祠的面阔较寝室后檐稍窄,前小后大,形如口袋,风水术认为利于聚财。祠堂大门五开间,中央三间高起成歇山顶三楼牌楼式,称“五凤楼”。明间最高,用网状斗拱,次间用斜向的五跳插拱密密层层叠压。明间上、下花枋之间悬挂“俞氏宗祠”字牌,上花枋高浮雕“双龙戏珠”,下花枋是“双凤朝阳”,合为“龙凤呈祥”。大门的背面与正面相同,只不过是梢间接两厢,正中字牌上书“生聚教训”四字。左右为两廊,各有三间。在它与享堂交接处的阴角上,有一个向院子挑出的翼角,翼角下的小空间分别叫做钟、鼓楼。村人说,当年造祠堂时,财大气粗的商人们很想造一对钟、鼓楼,但有所顾忌,因而就造了这样一对翼角做表徵。享堂为三开间,十分宽阔。前后金柱间有七檩,梁架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,刚柔相济、轻盈疏朗。七架梁以上部分,与《鲁班经》里的“正七架屋格式”完全相同。后寝为五开间,前檐做得很华丽,构图类似大门; 楼上通间花隔扇,供奉着俞氏宗族历代先祖的神位。宗祠的雕刻艺术堪称一绝,尤其是明间骑门梁中央、次间花枋以及两廊花枋,满雕有主题情节的人物,均以园林为场景,构图变化丰富,又多浪漫情趣。据《明史·舆服志》称,民间建房要按官阶定间架,禁用斗拱,并且“明初禁官民房屋,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、龙凤、狻猊、麒麟、犀象之形”,后来清代也屡申前禁。可在婺源,不仅宗祠不乏五间七架,用斗拱、雕龙凤,就连民居中也有用斗拱或雕龙凤的。由此看来,对“天高皇帝远”的偏僻乡间,朝廷禁令未必真能“无远弗届”。宗祠两侧从前有 2 米宽的小弄,东弄外侧是义塾,西弄外侧是花园。现义塾故址尚存两棵桂树,又高又大,年年开花,在它身上,世代族人都寄托着“兰桂齐芳”的期望。的确,历史上俞氏一族经科举中进士者就有 9 人,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有 24 位,潜心著书立说、光耀词林者也不乏其人。他们,都为汪口的历史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光彩。

  引人注意的,是村中心的一所“养源书屋”。书屋如同一幢住宅,有个小院子,院门门额上刻有“掩翠”两字。院内有棵月月桂,繁枝茂叶遮住了书屋的大片墙面,与“掩翠”的词意甚为切合。侧面墙上,镶有一方青石碑,上面刻着主人俞光銮于光绪十年三月间为养源书屋而写的一则呈文。呈文中说:“职少孤贫。成童后贸易江西,辛勤积累,随置田亩。因思承先裕后,励学为先,而励学则储田为要。除存祀田慰先灵、微派田亩为六子分析外,仍余之田另立户册完课,存为后人膏火之资。……唯恐日后弊生,或有不肖之子孙举此田而私废之,则励学将堕于半途,而砚田莫贞于悠远。为此,吁叩恩赏给示,以禁私废而杜私受。”呈文获得官府批准后,俞光銮便用勒石刻碑的方式,以晓谕并警示后人。由私人捐资兴学,这是封建农业时代办学的主要方式之一。由于徽州人外出谋生的多,他们亲身体会到文化的重要,所以往往在有了经济能力后,便乐于为乡亲子弟的学习做一点贡献。“养源书屋”其实并不大,属于蒙养学塾一类,可用作课堂的只有前堂一间,但徽商“贾而好儒”崇尚文化的追求,可见一斑。

  在村落西端,进村的路上有座“曹公桥”。它可以说是婺源现存最古老的桥了,由曹仲泽凿石造于唐龙纪年间(公元 889 年)。也就是说,俞氏还没有到汪口建村,这座桥就已经立在这里二百多年了。村西,两水合流后的段莘水中,还有一处有名的建筑,那就是清经学家、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“曲尺堨”。旧时,汪口这段河流因两水交汇,洄漩凶险,每遇洪水涨发,常会冲毁船只、淹没人家。蛰居乡里执教的江永见此情形后,在清雍正年间(1723—1735)全面考察了这段河流,经精心筹算,倡议村民以筑堨来平抑水势,消除水患。为了既能行洪又不影响航运,江永将堨设计成“曲尺”形,即堨坝从河南岸开始砌到90 米处,坝体朝上游方向作九十度的转弯,从而与北岸间空出 25 米宽的缺口。堨筑成后,既可吞吐上游水流不影响行舟放排,又促使水流平缓,并提高了水位便于灌溉农田和码头泊船。考虑到堨的坚固性,坝体采用了片石直立修筑法,就是将大块片石紧贴着直立起来,窄边对着水流方向,而坝体中间的片石则横过来重叠,与迎水面的片石组成“丁”字形结构。200 多年来,曲尺堨虽经无数次洪水冲击,至今仍如巨龙横卧,安然不动,这不能不说是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项奇迹!

  村的东、西口原有两道板桥。在俞氏宗祠前的叫“聚星桥”,水口附近的则称“西关桥”。两桥轻盈地高架在 100 多米宽的河流上,通向村对面的朝山。朝山(向山)上有各类树木千余种,郁郁葱葱,四季碧绿。传说,它原本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壁山。明朝有一在京为官的村人告老还乡时,他见此情景,于是发动大家用桐油和石灰垒成篼窟,然后堆土栽苗、水浇成林。后来,村里定了一条规约,凡汪口在外谋事者,回乡探亲时至少要携带一株树苗栽于山上。为了保护山林,宗族还多次勒碑加禁,不仅“杀猪封山”处罚砍伐者,据说还有过一次“杀人封山”的严酷惩戒,终使朝(向)山林木秋毫无犯。山上,临河溪有一景观,高约二丈的峭壁上,镌刻“野云庵”三个大字。在这里眺望汪口村落,尽收眼底。

  祠堂祭祀是一个氏族的大事,有很多规矩,做法各有不同。在汪口村就规定,每年年初祠堂祭祖时,70 岁以上的老人,才能吃席; 60 至 69 岁的没有席,也不必担负什么义务; 50 至 59 岁的,负责在年初七发糖饼; 40 至 49 岁的,负担年初二祭典费用; 30 至 39 岁的,正月十九出钱请戏班子演戏; 各分祠从正月十三起灯到十八满灯,由 20 至 29岁的负责出灯谜,发奖饼; 而 20 岁以下的少年孩童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了。同时规定,对进学者给予奖励,而那些被认为是不肖子孙的不许参加宗祠活动。这些措施在宗族内部,不仅起到了“敬宗睦族”的作用,而且有着教化意义。另外,汪口有种“桂花灯”。其是由村民自动凑钱,将一绺绺细香倒挂在小毛竹的枝桠上,竹桠上还吊着数盏小纸灯,一人驮一杆在村中游行,远看像是簇簇盛开的桂花。还有化装成“关、张、赵、马、黄”三国名将的人,把燃点烛火的马头、马尾灯系在腰间,伴随着《小放牛》《种麦》《打渔杀家》和《大头和尚舞柳翠》等地戏游行,十分热闹。

 

咨询手机:13767339526 订房咨询:13320135600 咨询 Q Q:228849649 邮箱:wydf1973@163.com
版权所有 © 2011-2012 婺源游 www.wuyuanyou.com 备案号:赣ICP备12004400号-1技术支持:三人行网络